海尔正在引发全球第三次管理转向?
《经济参考报》: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实践已经超过十年,西方管理理论界一直在高度关注这个探索过程,比如,最近全球著名的经济趋势思想家杰里米·里夫金把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作为新的共享经济的先锋,中国的管理元素从来没有引起西方如此慎重的、长时间的关注,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罗清启(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以互联网作为介质的新的通讯方式出现之后,全球经济的运行形态必然发生对人类来说陌生度最大的颠覆式改变。怎么改?全球都在思考和探索。
如今全球经济正在被想当然的分为两半: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但我个人的观点是,全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真正的互联网公司,目前所谓的互联网公司也只是带着互联网帽子的公司,即使是最单纯的并且没有一点线下业务的企业,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仅仅是把互联网作为单一的工具来处理原来的业务或新业务,这就是全球互联网企业的新现实。
一种轰轰烈烈的现象就摆在我们眼前,信息技术最领先的美国建立了全球最多的“互联网行业”:门户类的、社交类的、零售类的等等应有尽有。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却在准备用互联网技术改造自己的经济,西方需要一种普遍化的管理模式来协调自己新的经济变化。但是,这种方法一直没有出现,大的企业一直沉浸在旧有的生产要素组合中自我陶醉,所谓的互联网企业还是在用工业3.0时代的管理方法管理着3.0时代的生产要素。
我们有必要重复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而不是像现在所谓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在对新旧业务进行组合。
这些全球经济现实是理解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重要前提,它对未来全球经济的重要意义,是能轻松应对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这是西方管理理论界跟踪此模式的原因,他们不是想从其中找到中国制造低价的秘密。
我们正处在管理创新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时代
《经济参考报》:杰里米·里夫金新推出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成为全球思考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的新框架和新视角,其中新经济中的零边际成本和使用权大于所有权的观点成为管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从某种角度上说,有人把它作为像相对论颠覆传统物理理论一样的新一代管理方式转变的蓝本来对待,如果用里夫金的新维度看海尔管理模式,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哪?
罗清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社会经济趋势不能等同于管理方式的趋势,两者不在同一逻辑空间。
里夫金一直在用物理学的框架来长程地、结构化地审视经济。他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都被装到了通讯、能源、交通三个维度中,并且这三个维度就是劳动生产率的边界条件,历史是历史自己的抽象活动,他像黑格尔对待历史一样抽象地对待了经济。
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是创造生产要素和创造生产要素的组合,生产要素并不会天然地呈送给管理者,需要管理者去创造后而获得,这也是德鲁克与熊彼特等人把企业家当成稀缺资源的原因。
个人认为,零边际成本和使用权大于所有权是互联网经济显而易见的特征,现在的问题是零边际成本以及使用权的问题并不是竞争力的来源而是竞争力的结果。里夫金对工业革命的分析方式是在通讯、能源、交通三维空间中去追求效率,经济活动变成了一种效率高低的比赛,这在现实的国别经济和企业中意义会大打折扣。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当下即使在能源、交通两个空间内的技术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通讯领域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人类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通讯变革,这个变革的核心就是知识通讯将会占据整个人类通讯的主要份额,通讯的最大变革是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连接产生了人类第一次知识的大互联,知识巨量互联的结果摧毁了通讯、能源、交通框架下的劳动生产率分析的比赛,经济从“使现有的什么”更有效率变成了“要使什么”更有效率,这是知识大互联之后出现创新大爆炸的必然结果。
可以通俗地说,我们正处在管理创新跟不上通讯技术的发展,或者是管理创新不能很好地应用通讯技术的时代,而海尔的管理模式实际就是为应对或者是管理知识大互联的管理模式,这就是海尔模式的先进性。
管理的第三次转向已经开始
《经济参考报》:最近你有种观点认为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正在引发全球第三次管理转向,中国企业的管理探索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吗?
罗清启:自诞生至今,现代管理确实在海尔的引导下在发生第三次转移。
从管理史看,前两次转移都发生“工业中的工业”的汽车行业。第一次转向是成本转向,也就是美国的福特模式,福特模式不是降低了成本,而是设计降低了成本——企业整体与部分的标准化使经济在生活中最复杂的产品身上找到低成本生产的办法,这就是至今仍在主导经济产出方式的方法论,科斯理论实际上就是福特模式的经济学表述:成本与组织以及市场的空间关系的理论。
第二次转向是均衡转向,也就是日本的丰田模式,为避免对供应的伤害,需求与供应进行了无缝的调和与对接,我们的经济目前正在被这两种管理模式主导着。
我们看到,汽车行业基本是所有传统生产要素高度密集整合的行业,所以,经济的所有的组织形态以及管理方式都是成本与均衡两种需求的外在显现。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成本与均衡构建起来的世界,我们目前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技术所困扰,从管理上看,互联网(包括物联网)不是创造了互联,而是创造了知识的互联和互联的知识,无论从数量和迭代更新速度看,知识成为压倒其他所有生产要素形式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汽车行业输出了组织的三角形结构和管理这些三角形结构的管理方式,当巨量的高速运动的知识扑面而来的时候,汽车行业输出的有厚度的结构方式和管理方式根本无法应对。这就是目前全球组织管理模式的尴尬,管理的第三次转向已经开始,那就是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开启的知识转向,全球经济开始转向如何控制和管理高速巨量的知识。
找到原子能并能控制这种能量定向服务于人。找到知识并能控制知识定向服务于人跟控制原子能的过程非常一致。具体来说,海尔模式从知识的主体、知识的分布、知识的创造三个维度重新定义了组织。
组织的主体是随机更换的携带知识进入的共同体,是一种知识共治,组织共治的主体随时在变,组织归属的主语一直在变动中。
在应对知识分布方面,组织的管理厚度被知识的浓度所取代,高度随机的可链接性就是组织的真正边界。
在知识创造方面则是追求产出成果高差异前提下的高效率。
海尔管理模式的探索仍在过程中,但它率先找到了管理知识生产要素的相关路径,这就是它没有成形却已经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