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海尔
在梳理3年的发展和变化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可能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3年前,海尔的第一个小微还在孵化器里,今天她已经挂牌新三板了;
3年前,海尔裁撤一万两千多名中层人员引起轩然大波,今天,海尔已经彻底变成一个网状的生态圈;
3年前,GEA(通用电气家电)还在试图搭乘海尔的营销快车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今天,她已经是海尔旗下的一个成员;
3年前,国内的学者还在质疑,人单合一的红旗到底能扛多久?今天,人单合一模式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管理变革的风向标……
3年来,1000多个风风雨雨的日子,时而静水流深,时而波谲云诡,好在每一个日子都有您相伴。我们和用户已经融为一体,用户的个性化体验迭代的需求驱动着海尔生态圈生生不息。
如果可以有一种力量把三年的时光和记忆都吞没,再来看今天的海尔和3年之前的海尔,那一定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海尔。
海尔不再是一个家电制造商,虽然她的白色家电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品牌。因为我们制造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美好生活的解决方案。是的,您没看错,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线下店里,您看到的充满科技感与时代审美的家电产品的确是海尔的。但您知道吗?这些产品在生产之前就已经在网络上和社群里和用户进行了多次的交互。可能您会说,我也没提什么具体需求啊?对的,您没提,但我们知道!这是大数据的力量。通过大数据,我们知道甚至您自己不知道的需求。正是因为这样,您看到的或者买到的海尔家电有近七成是不入库的,是的,不进仓库的。它们从海尔的互联工厂直接来到您的面前。
您看到的是结果,背后的过程更有价值。这种转变,在工业管理和商业模式领域却是颠覆性的,学术领域称之为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和个性化定制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间,主宰工业世界的模式一直是流水线为基础的大规制造,大批量生产。就因为流水线的发明,工业革命在200多年时间创造的财富几乎超过历史的总和。随着信息科技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发展,全世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转向个性化,但个性化的需求很难满足,这个矛盾在老的旧的模式里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因为发明流水线的亨利·福特说过,“你可以自主选择你喜欢的汽车的颜色,只要它是黑色。”所以,只有革了福特们的命,您的个性化定制才有可能。
是海尔革了福特的命吗?不是,是互联网,是时代。但很多企业都没有抓住时的机遇,海尔抓住了。张瑞敏说了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福特也是时代的企业,但他是那个时代的企业,那个时代不但没有互联网,连有声电影都没有,只能看《摩登时代》那样的默片,卓别林饰演的角色在流水线上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一不小心就连人都被卷进机器里了。
那么现在的企业就是时代的企业吗?也不是的。不能因为你用社交软件也不能为你在网上卖个假货就是时代的企业了。时代的企业需要在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上全面颠覆才行。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转换范式很困难,倒不是新模式有多难,主要是观念转变不容易,过去曾经成功的经验会像魔咒一样笼罩着你。对海尔也是一样, 好在海尔从张瑞敏2000年发出“不触网就死亡”的警告以来18年苦练互联网时代的易经和洗髓经,无论业绩起伏,不管旁人闲言。
“只要我不对任何诽谤做出反应,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问心无愧尽力而为,我将继续如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如果结果证明我正确,那么所有的责难都毫无意义。反之,如果结果证明我错,即使有10 位天使为我作证拥护我是正确的,也毫无用处。”
这句话是美利坚合众国第16任总统伯拉罕·林肯说的,他还有一句话也很有道理,“我走得很慢,但从不后退”。林肯当选总统的1860年,大清帝国的圆明园被英法两国鬼子联军烧毁了,这一年,大清GDP世界第一,看看模式多么重要!模式跟不上时代,GDP第一也没有用。
外国人也在努力转变,德国人提出一个工业4.0,美国人提出一个先进制造,4.0 试了试还不行,丹麦人又提出一个工业5.0,工业5.0有点意思了,开始考虑用户需求了,但工业还是主体,5.0只是后缀,可见模式转换多么难。海尔没有局限在工业版本 上,直接从用户需求入手,发明了“互联工厂”,“工厂”在后面,“互联”在前面,顺序不同,本质大不一样。因为互联的是用户,而不仅仅是设备。
德国人在去年的汉诺威工业大展上看了海尔互联工厂的操作系统平台COSMOPlat,仿佛明白自己走了弯路了。有人说,海尔的互联工厂是继德国工业4.0、美国Predix之后世界工业互联网的第 三极,现在来看,不能这么比,他们是制造产品的,海尔是创造用户的,两回事。除了前面讲的基于用户交互的大规模定制,海尔交互定制平台(diy.haier.com)也可以满 足您的一个人的定制。
海尔不是家电制造商,是什么呢?是以智慧家庭为中心的物联网生态圈。也就是一个能让每个用户和每一个供应商,甚至每一个社会上创业的团队等等,只要你做的是事情是围绕智慧家庭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的,都可以参与进来的生态圈平台。
举个例子,典型的海尔美好生活场景是这样的:
早上醒来的时候,装有海尔U+OS的窗帘自动徐徐拉开,阳光照进你的房间,海尔热水器已经为你准备了适合你温度需求的热水。
早餐的鸡蛋和牛肉可能是来自海尔产业金融生态圈的成员企业生产的,它们通过海尔馨厨冰箱的有机食材网络供应。
不过,厨房电器可能是新西兰斐雪派克的,这个新西兰国宝级品牌现在是海尔旗下的高端厨电品牌。
做完饭,厨房燃气的安全不用担心,海尔智能家居的安全防护系统会给你最贴心的保障。不管室外天气如何,房间的温度总是宜人,卡萨帝物联网空调自动开启,根据记忆调节到你喜欢的温度。
海尔洗衣机里的衣服别忘了取出来,在你熟睡的时候,她已帮你洗净烘干,但衣服自己不会自己走出来……这只是一天的开始,还有许多美好的场景在继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怎么能用线性的思维和管理去满足呢?人单合一模式中,员工和用户是“量子纠缠”的,不是相互割裂的,因此,海尔在实践中将企业内部的串联流程变成并联流程,在外部将顾客变为用户融入一个平台, 共同创造价值 。
拆除了内外两堵墙,海尔成为了创业的平台,不但内部的员工可以变创客,外部的创业者也可以到海尔平台上来创业。海尔海创汇平台就是这样一个成就梦想的创业家加速器,现在,这个创业加速器已经办到了海外八个国家和地区。四海之内,创客一家。
我们知道,三十三持续创业发展,以前的那个海尔的形象在很多人心目中一下子难以挥去,那也不要紧。我们来说一说,海尔不做什么?海尔没有什么?
“不做什么”是“做什么”的前提,它蕴含着海尔追随时代的价值观;
“没有什么”是“有什么”的条件,它体现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朴素辩证。
“ 海尔没有什么?”
01、海尔没有领导
3年前,海尔裁撤了一万两千名中层,没有层级了,也就没有领导了。现在,海尔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他们没有职位高低,只有从不同维度为用户 创造价值的“单”。平台主的“单”就是为小微和创客服务。
02、海尔没有KPI
03、海尔没有工资
04、海尔没有工装
但是有置装补贴。只是不发工作服而已(一线工人除外)。 千人千面,做你自己。但也不是随便怎么穿都行,比如裙子不能太短,脚丫子不能太自由。
05、张首席没有顾问
06、海尔没有“馆”
“ 海尔不做什么?”
01、海尔不做硬广
02、海尔不做代工
03、海尔不关注竞争对手
04、海尔不做帝国
05、海尔不做电器